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是人类史上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医学工作者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对该未知病毒的逐步认识、证据积累和临床实践。截至目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数十天内密集发布了七个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诊疗方案》)。然而,快速准确地比较各版本的异同和掌握新版本的重点对临床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员来说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辅助智能分析方法,对文本主题进行无监督学习,自动分析不同版本《诊疗方案》的异同,主动给医护人员推送新版本的关注重点,降低《诊疗方案》解读的专业难度,提高非专业人员对诊疗方案的认识水平。实...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传染病健康素养,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infectious disease-specific health literacy,IDSH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为(19.71±7.29)分;MHD患者传染病健康素养低于普通人群。患者对从事餐饮行业需要办理健康证的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有比较高的知晓率,有185人(92.5%);患者对患乙型肝炎不需要坚持服用抗生素的传染病管理与治疗知识有较差的知晓率,有36人(18%)。患者文化水平...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其致病因素较成人更为复杂,临床表现更多样。早期、快速、全面地明确感染病原体,对于临床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减少患儿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通量小、耗时长和筛查目标单一的缺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能高效准确地获得样本中病原体的遗传信息,还可挖掘病原体与宿主菌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测序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在放射科行CT检查的院感防护管理举措,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方法通过采取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培训、科学划分区域、制定标准化检查流程、疑似患者专机检查、专用检查通道、规范的消毒和垃圾处理等院感控制措施。结果检查量逐步恢复,无一例员工发生院内感染,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普通检查患者之间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疑似、确诊COVID-19患者的院感防控管理非常重要,对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促进放射科医疗秩序逐步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面广的特点。目前防控方法主要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放射检查贯穿于COVID-19诊治的全过程。在COVID-19确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多次CT复查,将导致公众辐射剂量增高。为了保护医患,放射技师应规范做好X射线辐射和院内感染双重防护工作。在严格做好医患预防COVID-19交叉感染的前提下,规范检查设备与辐射防护用品的消毒。本文首次提出发热检查专区辐射防护用品的配置数量,污染与清洁防护用具分区存放,以及在不同情况下辐射防护用品消毒后间隔使用的时间等。规范使用辐射防护用具,根据患者类...
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对学校的生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认识与呵护个体生命,更应着力提升共同体的生命质量,从关注个体生命到培育优质生命共同体。儒家有关个体生命、群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质量观对学校生命教育内涵有启发意义,特别是在促进个体生命、群体生命与共同体生命的和谐共振中,应运用儒家的生命质量观创新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目的探讨在不改变CT检查设备原有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安全、高效、快捷地全程无接触完成CT检查的方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CT操作技师和相关人员院内交叉感染防控提供新的手段。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标准CT扫描模体,对来自不同厂家的三大类型CT扫描设备进行研究,确定胸部CT扫描定位参数,并对无接触扫描过程进行模拟和实现,制定无接触胸部CT检查流程。同时纳入2020年1月17日至2020年2月19日期间我院发热门诊来源胸部CT检查患者进行检查,进一步验证无接触胸部CT扫描的可行性。结果 1706例发热门诊患者中,本研究共纳入1531例患者进行了胸部CT检查,其中男性820名,女性720名,平均...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行普通患者胸部CT检查流程的优化对于发现隐匿性COVID-19患者,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将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采用集中预约的模式,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防护级别,充分发挥一线技师作用,在发现影像疑似患者后,通过影像疑似患者上报流程上报,争取在影像CT检查环节筛查疑似病例,达到在尽早切除病毒传播的可能。结果截至2月20日,我院已完成普通患者胸部CT检查3000余例,技师上报疑似病例35例,诊断医生判断后送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病例23例,最终确诊COVID-19阳性患...
目的探讨智能定位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17日至29日我院胸部CT检查的患者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采用智能定位技术进行胸部CT检查,B组为对照组,采用人工定位方法进行胸部CT检查。比较两组图像起始偏移、前后偏移、左右偏移,图像肺实质和主动脉SNR、CNR、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指标,医患接触时间与次数,技师扫描体验等指标。结果 A、B两组起始偏移、前后偏移、左右偏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实质和气管分叉平面降主动脉的SNR、CNR、图像主观...
<正>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是计算机通过模拟人类学习行为并获取处理数据的方法。ML作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一个分支[1],以精确快速处理大量数据为特点,目前已经应用到医学的很多领域,如医学影像、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预测、识别与管理等。ML与传统统计方法相比,前者在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比如海量的医疗数据方面,表现出更佳的处理能力[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