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论文
作者:赵俐红; 伍冬梅; 熊洁; 李伟; 杨蓉; 李真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感染控制
摘要:

目的探讨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在放射科行CT检查的院感防护管理举措,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方法通过采取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培训、科学划分区域、制定标准化检查流程、疑似患者专机检查、专用检查通道、规范的消毒和垃圾处理等院感控制措施。结果检查量逐步恢复,无一例员工发生院内感染,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普通检查患者之间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疑似、确诊COVID-19患者的院感防控管理非常重要,对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促进放射科医疗秩序逐步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疗设备  第06期  35 卷  第40-43+58页;  2020-06-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张凯; 刘秀民; 陈玉环; 谭佳; 宋婷妮; 李真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预警系统;人工智能;放射科;诊治流程优化
摘要:

目的搭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放射科预警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COVID-19影像辅助诊断模型应用于影像技师检查、医师诊断工作流程,并同步启动科室应急机制,对疑似患者做进一步临床决策和处理。分别回顾性纳入210次本院胸部CT数据(包括60次COVID-19确诊数据)作为模型测试数据和前瞻性纳入1200次胸部CT检查数据评估该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该系统平均检测时间为(105.80±48.50)s,对疑似COVID-19患者从预警至对接院内相关科室的整体处理时间为(5±3)min。该系统...

中国医疗设备  第06期  35 卷  第63-66页;  2020-06-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李真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全流程;影像技术;移动工作流;医疗机构;量化评估;高危人群;公立医院;分级诊疗;影像检查;主控台;
摘要:

<正>自2001年第一代16层CT面世,已经过去了近20年。我国64层以下CT(后统称临床实用型CT)的保有量和年采购量较大,其使用群体和临床需求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而不断变化。因此,临床实用型CT技术不断创新,同时采用了以智慧影像技术为代表的影像自动化、智能化工作流。时至今日,我国鼓励分级诊疗和精准医疗政策,给临床实用型CT做了全新的定位,也指明了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本文从临床实用型CT的使用群体、临床应用及定量检查等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中国医疗设备  第06期  35 卷  第178-179页;  2020-06-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张逸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儒家生命质量观;生命共同体;生命教育;创新
摘要:

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对学校的生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认识与呵护个体生命,更应着力提升共同体的生命质量,从关注个体生命到培育优质生命共同体。儒家有关个体生命、群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质量观对学校生命教育内涵有启发意义,特别是在促进个体生命、群体生命与共同体生命的和谐共振中,应运用儒家的生命质量观创新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教育科学论坛  第16期   卷  第5-10页;  2020-06-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周锐; 黄静; 范嘉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大数据;用户画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
摘要:

实时、动态精准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对于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与响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用户画像理论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画像的构建目的、参与主体、主要内容、时空展示以及构建策略。以新冠病毒疫情数据画像构建为例,描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画像构建的应用场景。最终从突破"数据孤岛"、聚焦具体数据画像构建方法以及关注数据隐私与安全角度对未来研究提出构想。

电子政务  第06期   卷  第12-20页;  2020-06-09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周忠琴; 张娜; 侯可可; 杨铭; 徐蓉; 傅航; 谢林均; 郭应坤; 许华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放射科;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呼吸内科;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图像及临床资料,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2月12日确诊4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图像和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为45岁以下(n=26)和45岁以上(n=2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表现差异。结果:患者常见胸部CT表现包括磨玻璃影和实变影。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5岁以上患者出现实变影和小叶间隔增厚构成比高于45岁以下患者(19/23 vs 14/26、16/23 vs 9/26,P<0.05)。患者平均累及...

放射学实践  第06期  35 卷  第707-710页;  2020-06-08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向秋拉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甘孜医院(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传染科;
关键词: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理工作;心理压力
摘要:

新冠肺炎为2019年爆发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天然导致护理环境高度紧张。同时护士数量不足、护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自我隔离均会增加护士在特殊时期的心理压力,需制定积极改进措施,以缓解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心理压力、提升其工作适应能力。

人人健康  第11期   卷  第171页;  2020-06-08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邓智锋; 朱霆; 丁永军; 周晨亮; 康焰; 屈季宁; 华清泉; 许昱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气管切开术;手术指征;防护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的指征、术中处理的特殊性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2—3月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手术的指征、疗效、安全性及防护措施。结果本组4例危重症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呼吸及循环功能稳定。1例患者术后切口持续渗血,经碘仿纱条压迫出血停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所有患者仍在住院治疗。医务人员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但需要有效控制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的发生,术前应仔细权衡气管切开术风险获益比。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第06期  55 卷  第576-579页;  2020-06-07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石云; 王宁; 邹全明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制药研究院;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动物模型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暴发流行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流行的手段。2019-nCoV与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属于β-冠状病毒。基于对SARS-CoV和MERS-CoV的了解,科学家对2019-nCoV病毒特征的研究、候选抗原及表位的鉴定、动物模型的建立、免疫应答的检测,疫苗的设计等工作取得了快速进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研发也取得了快速进展,新冠疫苗类型几乎涵盖了目前疫苗研究的所有形式,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与DNA疫苗)等。至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第06期  54 卷  第614-619页;  2020-06-06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朱天; 唐婵; 张诚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传媒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新闻联播》
摘要: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充分发挥了其主流媒体的综合优势,利用融媒体矩阵的复合生产与传播能力,通过内容生产及传播形态的创新实践,迅速介入疫情防控工作核心层级,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履行主流媒体责任担当的同时,在客观上通过拓展传播效果形成社会治理工作的新成效。作为最有代表意义的《新闻联播》栏目,在其中更是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

电视研究  第06期   卷  第10-13页;  2020-06-05
来源:CNK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