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场域中的秩序都受多种制度影响,应从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中解读制度变迁。疫情防控背景下调处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冲突治理的一个缩影,党和国家的调处制度和实践行为深受三种制度逻辑的影响,即国家制度逻辑、地方制度逻辑与社会基层逻辑。三种制度逻辑在疫情防控的四个阶段呈现出渐进式融合态势,在动态互动中重构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社会冲突治理制度。社会冲突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冲突治理的制度化,而疫情防控期间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制度化、法制化调处方式的自觉运用,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进程。
本文聚焦印度教传统的阿育吠陀(Ayurveda)及其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的表现,分析印度政府的阿育吠陀抗疫指引,以及印度教传统的抗疫手段——作为理念和医方的阿育吠陀在抗疫中的运用,尝试从宗教与政治、宗教与社会的视角对阿育吠陀的现状、困境和未来进行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实习阶段医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及诊疗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表明,医学生总体正确率不高,对公共卫生防护措施了解不足,疾病相关的临床专业知识明显欠缺。高年级医学生对临床专业知识整体比低年级掌握情况好。各阶段医学生关于COVID-19的公卫防控知识和临床诊疗知识的了解都存在不同程度缺陷。
住宅小区的管理作为疫情防控末梢更为琐碎、难度更大,相关法律规定依然不够完善更是让一定范围内的基层防控处于灰色地带。部分地区住宅小区封闭管理措施的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都与法律的规定背道而驰,相应管制措施既不满足"形式合法"也不满足"实质合法",没有达到比例原则的要求,忽视了公民的相关权益。住宅小区的封闭管理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平等权等被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有必要对相应管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定,从而让基层防控工作更加明晰和规范化。
考虑到市场监管措施包含惩罚与激励两个层面,笔者从演化博弈视角考察了医疗器械监管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进而探讨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监管边界。研究发现:(1)如果市场监管策略只侧重于惩罚或激励机制中的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作用,可能导致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监管博弈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陷入"监管困境";(2)市场监管的理想边界应当是设计足以覆盖企业违规收益的"重奖轻罚"或"轻奖重罚"策略,而非"轻奖轻罚"或"重奖重罚"策略,如此方能为企业在合规经营下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双赢";(3)违规收益的负面冲击和高质量发展的诱导效应都是影响监管博弈的重要因素,设计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因使用防护用品而出现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防护措施。在评估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应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使用长效抗菌材料、泡沫敷料进行预防,在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同时提高使用舒适性。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开始蔓延,疫情给各高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我国卫生事业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就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特殊时期完成医学本科教育做初步探讨。
为应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突发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期间各地高校纷纷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开启了一场教学方式的新革命。但相对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方式出现了一系列限制和弊端。作为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加强自我管理,"停课不停学",完成此次疫情期间的学习任务。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我校开展了全方位的线上教学。财务管理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做好现阶段的线上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几个星期的实践教学,我们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线上教学经验,希望对今后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目的探索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应急护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通过对病房环境、医疗条件、患者病情和护士结构现状进行评估后,对武汉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联合救治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重构三级责任制护理管理,进行护士优势组合排班、多形式规范培训、"两手准备"保障物资供应、"双保险"供氧、落实网格化督导防控措施等方式对隔离病房实施应急护理管理。结果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下,联合救治模式开展顺利。2020年1月27日—3月15日,病房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7例,治愈出院84例(86.59%),病死1例(1.03%)。无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