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型冠状病毒因其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同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宣布将该病毒所致的疾病命
流行性传染病危机发生时疫情信息如何影响公众情绪是一个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解释水平理论认为,心理距离是影响解释水平也即社会认知的关键。以该理论为视角,挖掘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甘肃、青海与西藏三个省级行政区微博文本形成面板数据进行情感分析、词频分析及GLS、GMM估计模型分析发现:第一,在一定的地理概念范围内,疫情心理空间距离并不存在对公众情绪的固定影响;第二,由于启动效应与图式加工两种认知机制的共同作用,疫情心理时间距离的缩短会导致公众情绪变得更加负面,存在"情绪下沉效应";此外,特定时间出现的疫情相关新闻事件也会导致公众情绪产生相应的波动,存在"情绪脉冲效应"。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暴露出了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以及二者未能深度融合的问题。在中国还未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窗口期,此次疫情提前拉响了老龄化社会的警报,我们必须始终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老年医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完善老年健康服务的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医养结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进展至世界范围,对于该病高龄人群更为易感。本文介绍了SARS-CoV-2及COVID-19的基本特点,展示高龄人群对该病有更高的易感性及更差预后的证据,并结合现有数据分析原因,给出了疫情期间不同老年人群的相应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为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基于145份省级地方政府的"助企纾困"政策,利用CiteSpace 5.5等工具进行政策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在过程维度上,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的发展表现出自下而上、多地共发的政策爆发式扩散特征;在内容维度上,探讨了金融支持、降本减负、复工复产、公共服务、执行规范与手段等同质核心议题,同时也存在工具使用结构、政策强度和执行思路的地域差异。研究认为,把握好学习借鉴与立足本土现实、结构完整与靶向精准、回应需求与执行可行等三对关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政策执行助力中小企业...
目的探讨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嗅觉减退情况及原因。方法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的患者展开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时间、既往嗅觉灵敏程度、本次患病有无上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及打喷嚏等)、既往感冒史及感冒时有无嗅觉减退;通过主观判断法,使用家庭常见的白醋,重新单独包装后让患者闻嗅,判断患者嗅觉是否减退或丧失。采用多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嗅觉减退的可能原因。结果共调查79例患者,其中14例(17.72%)发生不同持续时间的嗅觉减退。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嗅觉减退或丧失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
目的系统评价孕产妇及儿童(<18岁)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冠状病毒感染疾病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孕产妇及儿童MERS患者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MERS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孕产妇12例,儿童21例。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患者的男女比例1∶1.63,年龄9月~...
结合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探讨数据分享与联合分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系统介绍联盟学习技术原理和适用范围,根据不同数据类型特点详细阐述当前联盟学习技术在生物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中的应用及其与深度学习技术的结合。
自2019年新冠肺炎(COVID-19)出现以来,疫情已波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截至2020年5月8日,全球范围内已有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 767 744例,累计死亡病例259 593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方式是快速检测、隔离、治疗,可见新冠病毒的快速、准确检测是遏制疫情蔓延的关键技术手段。首先介绍了新冠病毒SARS-CoV-2结构及与生物体的作用机理,之后详细总结了目前新冠病毒SARS-CoV-2检测方法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对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可能改进之处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1至2月期间12例SARS-CoV-2感染患者的33份血清,以及45例排除SARS-CoV-2感染患者的45份血清,采用三种不同厂家的GIC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三种GICA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90.9%、73.3%~100.0%、71.4%~100.0%和80.4%~91.7%。漏诊率为9.1%~33.3%,误诊率为0~26.7%,约登指数为0.64~0.79。检出率随样本稀释滴度的增加而降低,1∶4及以上滴度水平时所有试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