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我们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指南和通知,结合华西医院实际,制订了《预防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华西医院分级个人防护方案》,以期为类似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正>2017年在国家出台《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后,各级助产机构积极推行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对保障母婴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危妊娠及其分级管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给世界各国作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众所周知,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 CoV;又称: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引起的新型冠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是高校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趋势的进展,全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展开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题的有效与智慧选择是成功开始的基石。通过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研究,从至上与至下的角度对前沿科技与数字化人工智能、互联网+、民生相关课题的分析,为高校服装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互联网+的选题与课题展开提供视角,对服装专业的课程组织与课程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口罩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和传播概率,但因医用口罩产能有限,各地政府鼓励企业生产非医用口罩,以满足公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本文介绍我国非医用口罩相关标准,对比分析其细菌过滤效率、颗粒物过滤效率等防护性能要求,提出非医用口罩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指标。同时,分析2020年1月27日—2月25日我国各省公示的102份非医用口罩企业标准,提出疫情防控非医用口罩标准化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生产企业及普通人群提供帮助。
高浓度长时间的气溶胶接触可能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雾化吸入、机械通气、吸痰及气管插管等高风险操作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和飞沫,是医护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风险因素。为指导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实施临床操作,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文特结合华西医院武汉一线支援人员与院内临床专家的意见对部分常见的呼吸治疗相关高风险操作进行实践总结和防护建议。
<正>2019年12月,湖北武汉暴发不明原因肺炎。2020年1月7日,我国首次证实病原体为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并完成基因组全长测序~([1])。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此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同日,世
目的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到2020年2月26日我院15例经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像。主要观察影像学征象及其变化的特点。进一步以肺叶为单位进行等级评分(0~4分),计算观察病例的严重程度总评分(0~20分)。结果患者中男8例,女7例,中位年龄47(33~49)岁。其中,14例(93.3%)首次胸部HRCT检查像显示磨玻璃影,6例(40.0%)显示肺实变影,3例(20.0%)显示纤维性病变。5例(33.3%)患者多个肺叶受累。胸膜下分布为主要的解剖分布类型(12例,占80.0%)。第二次胸部HRCT严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首次HRCT评分(4.6±3.4比3.5±2.5,P=0.018 2),5例(33.3%)患者肺部病变分布发展为任意型。结论新冠肺炎患者的胸部HRCT主要表现为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磨玻璃影,短时间内出现明显进展。HRCT是监测疾病进展的有效指标。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孕产妇作为一类特殊的易感人群,围产期的任何时段都可能受到感染。感染后往往病情进展较快较重,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因此,如何加强覆盖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围产期保健全程防控,以减少不良母儿结局、保障母儿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围产期的全程防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高校医学实验室不仅承担医学学生的培养工作,还承担大众医学教育与培训、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等多重任务。作为高校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医学科研实验室可能存在高致病性病原体泄漏、实验室感染等隐患。鉴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该文结合医学实验室的特殊性,为保障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健康与权益,探索建立医学类实验室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措施与长效机制,为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学实验室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爆发、流行。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风险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形势下,内分泌科医生应按照糖尿病防治指南和诊疗常规,顺应新形势下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做好糖尿病管理。在疫情期间应做好糖尿病院前宣传教育、优化就诊流程、根据病情分类诊疗、做好新冠肺炎患者血糖管理、同时应做好防护,以免新冠肺炎在诊疗过程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