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论文
作者:帅冰星; 李孝锦; 郭军; 康焰; 李大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务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关键词: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临床医师;胜任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摘要:

目的运用胜任力理论为指导,探索临床医师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突发的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具备的能力。方法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咨询大型三甲医院专家,确定医师应具备的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建立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临床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理论知识、诊疗技能、人文执业三类。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排在前3位的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知识(0.210 8)、人际沟通能力(0.163 6)、个人防护技能(0.109 3)。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排在前3位的为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穿脱防护用品的方法和流程(0.198...

重庆医学  第19期  49 卷  第3184-3188页;  2020-04-14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李茜; 殷小容; 朱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感染控制管理;
摘要:

<正>麻醉复苏阶段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1],麻醉恢复室(PACU)作为麻醉科的独立医疗单元,承担患者从严密监护的手术室转回普通病房的衔接工作,对保障术后早期的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效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PACU不允许收入疑似或确

麻醉安全与质控  第02期  4 卷  第63-65页;  2020-04-14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刘坤; 张蒙; 刘争; 王垭; 黄浩; 朱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华西护理学院;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人员;亲属;心理健康
摘要: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医务人员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Kessler心理健康状况量表(K10)对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医务人员的462名亲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3.72%的研究对象支持亲人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一线临床工作,94.59%表示担心在抗疫一线工作的亲人。Kessler心理健康状况平均得分为(17.15±5.91)分,心理健康状况以良好为主,占47.62%,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低于居民K10常模(P<0.001)。结论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医务人员的亲属对参与一线抗疫工作总体支持度好,但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医疗机构和社会应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给与支持与帮助,采用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护士进修杂志  第09期  35 卷  第819-823页;  2020-04-13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蔡耀婷; 宋锦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云平台;远程医疗;智能检测
摘要:

归纳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别从医疗辅助机器人、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远程医疗、智能检测5个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剖析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为今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护理研究  第07期  34 卷  第1117-1118页;  2020-04-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林爱芬; 张小燕; 刘妍; 胡迅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生物资源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研究管理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样本库;
关键词:不适用;加压素;新型冠状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
摘要:

<正>病例记录表设计(CRF)分为"核心"表格和"日常"表格,为实验室和临床的日常数据。入院第一天和ICU入院时开始填写每日CRF,直至出院或死亡。填表须知·本CRF旨在收集通过检查、访谈和审阅医院病例记录获得的数据。如果患者在入院后被纳入研究,则可以回顾性地收集数据。·参与者编码由3位数的研究中心编号和4位数的参与者编号组成。您可以通过联系ncov@isaric.org获得研究中心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第02期  15 卷  第125-132页;  2020-04-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刘妍; 张小燕; 林爱芬; 胡迅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研究管理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台州医院生物资源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样本库;
关键词:PHO;NPS;病毒性;COVID-19;呼吸道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卫生局;加拿大安大略省;
摘要:

<正>本文提供了2019年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的呼吸道疾病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病19(COVID-19,以前称之为2019-nCoV)检测指南。COVID-19的病原体是SARS-CoV-2病毒。为方便交流,PHO统一使用术语COVID-19来指病毒和疾病。谁负责检测:PHO实验室将接受符合卫生部规定的受检对象(person under investigation,PUI)或疑似病例的样本检测COVID-19。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第02期  15 卷  第133-135页;  2020-04-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蔡思; 门新璐; 王珊; 王霁; 邹祎; 冯尘尘; 何谦; 贾丹; 胡晓坤; 曾忠仪; 郭媛; 杨玲; 杨晓蓉; 苟悦; 薛秒; 石学丹; 赵淑珍; 何晓俐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核病房;
关键词:非接触式电子体温枪;水银体温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体温;快速精准
摘要: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密集人群体温快速精准测量方法。方法 2020年1月27日—2月8日分别在4~6℃(n=152)、7~10℃(n=103)、11~25℃(n=209)环境下,对受检者分别使用2种非接触式电子体温枪(分别简称为"蓝枪"和"红枪")测量额部、前臂内侧、颈部体温,同时以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下体温为金标准,比较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在7~10℃环境下,蓝枪额部、红枪额部、水银体温计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蓝枪额部、前臂内侧、颈部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枪额部与前臂内侧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枪额部与颈部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25℃环境下,蓝枪额部、红枪额部、水银体温计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蓝枪额部与前臂内侧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枪额部与颈部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枪额部、前臂内侧、颈部的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说明书,蓝枪可允许的波动范围为0.3℃,红枪可允许的波动范围为0.2℃,2种产品不同测量部位的测量均数差值均在可允许的波动范围内,因此,7~25℃环境下体温值差异无临床意义。在4~6℃环境下,蓝枪与红枪体温值测出率分别为2.2%和19.1%。结论在7~10、11~25℃环境下,上述2种非接触式体温枪测量不同部位的体温与金标准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值比较差异均无临床意义,可推广使用非接触式电子体温枪进行快速体温筛查,但为保持体温测量人员与受检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推荐选择前臂内侧进行体温测量。在4~6℃环境下,上述2种体温枪测出率均低,不能用于快速体温筛查。

华西医学  第04期  35 卷  第385-390页;  2020-04-10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雷莉; 黄川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群体多元认知;抗疫能力;抗疫引导机制
摘要:

【目的/意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自上而下的举国管理展现出了巨大的抗疫能力和极高的抗疫效率,但与此同时,社会群体对于疫情防控的多元认知与行为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设计/方法】研究通过对社会群体对疫情的科学认知、风险识别、心理素质、避险行为、人文情怀等五个纬度抗疫能力的调查,从社会总体抗疫能力和社会群体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社会群体抗疫能力的薄弱环节。【结论/发现】并基于此从信息引导、心理助力和行为制约三大层面构建了群体多元认知下的抗疫引导机制,以期对社会进一步做好精准、高效的抗疫工作有所裨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第02期  22 卷  第18-23页;  2020-04-09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瞿星; 周学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循证医学教研室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应激;心理学;危机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腔心身疾病
摘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对公众心理产生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影响了全国口腔医疗机构正常开展诊疗服务,口腔门诊延期等应对措施可对口腔疾病患者的体验、认知、治疗和康复等方面产生潜在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口腔黏膜病、颞下颌关节病、磨牙症、牙周病等与患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口腔心身疾病进行回顾,认为这些患者可能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需要口腔专科医师提高关注度。同时分析了不同口腔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症状,为口腔医师远程咨询和急诊接诊提出建议。疫情期间口腔医师不仅承担了口腔专业指导的专家角色,还承担了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角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第04期   卷  第235-240页;  2020-04-09
来源:CNKI: 期刊
作者:峻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疫情灾难片;《釜山行》;俗世伦理;签名;人性
摘要:

《釜山行》(延相昊,2016)在疫情灾难片的主体架构中,融入恐怖片、惊险片、道路片、科幻片的类型元素及政治电影、道德伦理电影的题材成分。在闭锁或牢笼般的极限灾难处境中,剧中人物用各自德能于生死之间完成了人性的速写与签名:不论老幼、尊卑、性别、身份,人性的高尚、伟大,抑或异化、扭曲,芸芸众生都在同一个伦理秩序的天平上称量;灾难面前,你可以选择成为英雄,乃至为他人献出生命;你也可以选择成为恶人,不择手段,害人利己,但最终都要为自我行为负责,都逃不掉道德的量度、公义的审判和良心的拷问。在深层意义上,面目狰狞、满嘴是血的丧尸固然可怕,然缺乏爱心、丧失人性的乌合之众则更让人恐惧。无疑,之于世界共抗新冠肺...

电影文学  第07期   卷  第7-15页;  2020-04-08
来源:CNK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