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中旬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人群中出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性肺炎暴发流行,疫情迅速蔓延并播散至全国各个地区以及亚洲、欧洲、大洋州和北美13个国家。为了准确和深入了解2019-nCoV生物学性状、流行特征、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公众防护措施,我们在最新有关文献和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最新版本的基础上,对2019-nCoV及其感染性肺炎进行综述。
Abstract(#br)Coronaviruses (CoVs) are a large family of viruses that cause illness ranging from the common cold to more severe diseases such a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nd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disease (...
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现状严峻,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技术种类繁多,为了解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最新进展,帮助临床工作者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感染性疾病,降低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危险性,及时启动感染性疾病的正确治疗等,现从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流式细胞术这几个方面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技术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261例KD患儿就诊、治疗和随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KD是否合并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65,24.9%)与非感染组(n=196,75.1%);按照KD是否典型,将其分为典型KD组(n=184,70.5%)与不完全性KD组(n=77,29.5%);再按照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als),将其分为合并Cals组(n=24)及未合并Cals组(n=237)。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不同年龄KD患儿合并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KD组与不完全性KD组及合并Cals组与...
<正>儿童尤其婴幼儿呼吸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呼吸道短小、粘膜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力差、免疫功能低下等致使儿童比成人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常较成人为重。在家庭中常可见成人是感冒,较大儿童为气管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PAL、HSP60抗原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为嗜肺军团菌DNA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本室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PAL和重组质粒pcDNA3.1-HSP60分别及混合转染NIH3T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其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PAL、pcDNA3.1-HSP60以及混合pcDNA3.1-PAL和pcDNA3.1-HSP60转染NIH3T3细胞后均获得了有效表达。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的:改革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实践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结果: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引导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启发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是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川成都610041
;100008
;610041
目的 探索非病毒载体转染的SARS冠状病毒S蛋白真核细胞内的定位和能否组装到细胞膜,及其在感染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构建能够表达融合绿色荧光蛋白的SARS-COV S蛋白的质粒,通过非病毒载体转染HeLa细胞,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利用SARS患者康复血清进行蛋白印迹杂交,确定SARS-COV S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存在形式。结果 在镜下发现通过非病毒载体转染的S融合蛋白荧光弥散于被转染的整个细胞内,尤以细胞核区更为密集,而没有集中定位于细胞膜上。这种定位分布不随蛋白表达时间延长而发生显著变化;蛋白印迹杂交显示在80~90KD的区域有特异性条带。结论 非病毒载体转染...
;610041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