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对口腔颌面外科的诊疗和护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的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的风险,本文结合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总体要求和颌面外科专业特点,制定口腔颌面外科护理管理相关防控措施,内容涉及预检分诊、分级防护、健康教育、相关科室防控关键点以及护理操作中的防控策略等,以保证颌面外科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期间的口腔颌面外科护理管理建议,期望对疫情期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管理及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探索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二代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模式,以期早期识别无症状病例,减少COVID-19的传播。方法 2020年2月5日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1例49岁女性COVID-19二代患者,一代患者是其女婿,该女性隔离观察15 d后发病。结果 该患者在解除隔离前行咽拭子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在诊治过程中临床症状逐步加重。结论 对于密切接触者,建议最好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同时在解除隔离之前进行咽拭子2019-nCoV核酸检测,以避免漏掉无症状病例,导致疫情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整个经济运行轨迹的震动,并将深刻改变生活、工作的模式。从短期来看,由于疫情冲击导致的消费需求和能力的下滑,以及复工影响导致的催收难度加大,将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长期来看,疫情对消费线上化的提速,由此带来的数据爆发,一定程度上将提高以大数据风控为基石的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充分有效利用数据,实实在在践行科技金融战略将是未来企业突围的关键。消费金融公司应当苦练内功,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构建泛战略联盟,围绕衣食住行玩的全场景切入,提升数据驱动经营能力。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α-干扰素(IFN-α)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使用IFN-α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Q1至2019Q4共64个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 Ex药品名称标准化、Med DRA不良事件系统分类等数据清洗后,提取以IFN-α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病例,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信号检测。结果共提取到以IFN-α为首要怀疑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病例2889例;男女比例为1.32;中位年龄55岁;医师报告占39.91%;来自美国的报告占58.81%;主要给药途径为皮下、静脉和肌内给药,共占43.89%;另有超过半数的病例未报告给药途径。全身性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事件报告例数相对较多。检出信号前20位事件中,"低磷酸盐血症"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尚未收载于药品说明书。结论 IFN-α部分高频不良事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相似,IFN-α雾化吸入相比传统给药途径在理论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能更低,临床仍应做好相关用药监护和判断。
<正>2019年12月开始,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目前已知其与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人群广泛传播,重症病例容易导致死亡[1,2]。病毒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力负相关,与其他年龄组不同,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除了更容易发生社区和/或院内获得性感染外,可能存在确诊和疑似SARS-CoV-2感染妊娠分娩的垂直传播途径。目前虽然未见新生儿获得性SARS-CoV-2感染母胎垂直传播的报道,但已有妊娠晚期孕妇确诊病例,人群对SARS-CoV-2普遍易感,新生儿难以获得母亲抗体的保护,鉴于新生儿人群的特殊性,可以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场急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广泛的传染性以及感染者的急性发病,并导致患者不同程度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物理治疗师在防治这场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治疗覆盖从住院期间的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到出院后的痊愈患者的全周期服务。本文旨在为参与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物理治疗师提供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和规范操作的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控制疾病传播中肩负巨大责任。本紧急推荐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结合本次疫情实际情况,就高校学生管理防控中的4个关键问题进行循证推荐,为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工作人员合理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建议高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应:①停止集中课堂教学;②合理开展防疫知识培训;③鼓励戴口罩,但反对在校内非医院环境中使用N95口罩进行个人防护;④强调手卫生健康教育,合理配置手卫生设施。
<正>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随后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逐渐蔓延至全国以及其他国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传染性强,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人群对COVID-19普遍易感,孕妇也不例外,且由于妊娠引起心肺负荷增加,孕妇感染后病情可能会更加危重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对口腔医疗机构管理和临床诊疗中的传染病防护提出了新课题。本文结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规范标准,参考部分省份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口腔门、急诊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对口腔门、急诊在疫情控制期控制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防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疫情发生时口腔医疗机构的应对和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院果断实施互联网医药模式的门诊药学服务,确保慢病患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取长期用药处方方案的药品。方法:分析某院2月1-7日实施医药网配门诊药学服务以来,对门诊处方调剂、药品配送、回访患者的满意度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实施医药网配门诊药学服务后,药师日服务人次、处方调剂张数和调剂药品条目数、物流配送数等相关数据均呈持续增加。节约回访患者因开药取药来院往返路途时间、在院停留时间及所需车旅费、餐费等分别约1120.36 h、602.97 h及17894.04元,广泛获得患者的好评和认可。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模式的实施既使慢病患者用药持续性得到保障,同时也减少患者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