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器官捐献移植工作的调整策略,总结经验。方法解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器官移植工作指南和第一版专家共识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制定了器官移植调整方法。结果于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6日进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5岁。捐献后共行器官移植手术8例,其中肝脏移植4例,肾脏移植4例。移植受体平均年龄48岁,男6例,女2例。8例移植手术顺利,7例患者无输血。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外科并发症发生,无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调整方法和流程,可以安全开展器官移植工作和实现疫情防控。
<正>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障碍,中国康复医学会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协同中国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心肺康复学组,共同编写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第一版)》。本指导意见仅为康复从业人员在呼吸康复会诊以及后期康复过程中提供治疗和防护参
目的探索"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在线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丰富的抗震救灾和项目管理经验,依托PDCA循环持续优化"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结果 "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建立快速反应工作闭环,整个项目组运行良好、系统运维稳定。结论 "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为疫情在线防控工作提供了工作路径,采用互联网+方式远程协作办公方式,有效促进疫情应急管理科学化,在疫情在线干预防控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验教学的主要授课形式在科技的发展下已经变得多样化,实验课程不仅是学生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也是从知识理解向科学研究的转化,在教学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极具偶然性,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突发困难面前,通过直/录播线上教学、数字化资源的运用、授课形式的转变、评价体系的调整等一系列应急措施,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不仅与理论课程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充分保障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质量,而且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引发了对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思考,即,不应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才思考求变,实验教学应坚持不懈地着力于学生培养和持续改革。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入比较严峻复杂的时期。为抵御病毒的侵袭和感染,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在防护用具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疼痛、麻木、压红,甚至是破损等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DRPI)的表现,危害医护人员的健康。基于此,参考2019版《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快速参考指南》,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伤口专家临床实践经验,特提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医护人员DRPI防护的华西紧急推荐意见,旨在为抗疫第一线临床医护人员DRPI防护提供借鉴。
目的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2019-nCoV)的基本再生数,为其防控和相关政策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包括"易感态-潜伏态-感染态-移除态"的SEIR仓室模型,假设2020年1月25日及以前出现症状的感染者均属于无干预自由传播期间感染的人员,结合截至1月26日凌晨已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及国际同行预测的感染人数,参考SARS的流行病学关键参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基本再生数进行估计。结果以《人民日报》和丁香园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数据为基准,估计2019-nCoV的基本再生数在2.8~3.3之间;以国外同行预测的感染人数为基准,基本再生数在3.2~3.9之间。结论 2019-nCoV早期致病传播能力与SARS接近或略高于SARS,属于中高度传染性的传播疾病。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采用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较快遏制2019-nCoV的进一步蔓延。
<正>药物雾化治疗的目的是输送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靶向部位。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作用。雾化吸入治疗适应证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急性喉梗阻、咽喉炎症水肿、肺部感染、气道损伤等。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时,有些患者合并或并发有以上疾病,或者α-干扰
我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突发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疾病诊治重要组成单位,疫情期间合理的医院内工作流程调整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推荐针对2019-nCoV感染流行期间医院内防控的7个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及管理经验制定了紧急推荐意见,并结合国内的临床实际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在2019-nCoV感染期间合理调整院内工作流程进行院内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正>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离不开全民参与早发现、报告疑似病例、管理高风险感染者等群防群控工作。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的相关发布,特为社区开展防控工作做如下推荐。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为新发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所致,最初发生在湖北武汉,初步考虑与野生动物感染相关,目前已明确可以人传人,并在武汉以外扩散出现输入型病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