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妇科危重急诊病房在人员、仪器设备、防控物资、防控制度流程和病房环境5个方面的疫情防控精细化管理策略,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病房仅发现疑似患者3例,但均已排除,未发现确诊患者,防控物资充足,医务人员全员通过疫情防控知识与防护技能考核,且疫情防控期间未出现医疗护理不良事件。
基于孕产妇和儿童的专科特点,结合工作实践对妇幼专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管理进行总结。(1)发热门诊的物资设置,应考虑能同时处理儿科、妇产科专科情况。(2)预检分诊方面,结合发热是儿科患者的常见症状,需重视流行病学史及呼吸道症状的仔细评估。(3)防护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基于儿科患者的配合度较低的特点,需制订适宜的患者防护宣教,做好标本采集的防护。(4)患者管理,实行发热门诊、妇产科医生联合管理的模式。(5)消毒隔离的管理,结合本次疫情妇幼患者发病率低、接诊空间充分的情况,实行一患一隔离,一患一清洁消毒;妇幼患者多有家属陪同,因此需严格做好家属的消毒隔离教育。
该文从诊疗流程、感染控制流程、诊室消毒管理和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等方面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口腔科急诊的管理策略,旨在为疫情期间安全、科学地开展口腔诊疗工作提供临床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唇腭裂手术延迟患者的预约管理、居家照护、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医患双方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培训等,成为唇腭裂专科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该文结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临床工作实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延迟手术的唇腭裂患者就诊管理工作进行介绍,以期为疫情期的临床应对提供参考。
目的调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隔离病区护士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西省12所医院在武汉隔离病区支援的1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护士社会支持现状,比较不同人群SSRS得分情况。结果护士的SSRS总分(49.32±8.16)分,主观支持得分(28.50±3.55)分,客观支持得分(11.56±4.57)分,支持利用度得分(9.25±2.10)分。年龄≤24岁组、大专学历组、工作年限1~5年组、未婚组、无子女组、无急诊科或ICU工作经历组、无重大疫情一线工作经历组护士SS...
目的调查规培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时期的焦虑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成都市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102名规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规培护士焦虑人数为47名(46%),其焦虑评分为(39.72±9.87)分,大于中国常模(29.78±0.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一年级护士焦虑得分(40.78±11.08)高于规培二年级护士(38.74±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依次为(46.27±9.28)分、(16.08±3.39)分、(14.83±3.38)分、(...
总结我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经验,为普通病区病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提供参考。通过院内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落实各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其中包括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病区及物体表面消毒、严格患者及家属管理、工作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科室常态化管理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患者和其家属8 d,工作人员和其他患者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病区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实现院内感染率为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强,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目前该疾病的防控形势严峻,诊治难度大。为了更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阻止其在医院内传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感染性疾病中心传染科设置了隔离病房,制定了隔离病房的工作规范。该文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隔离病房的具体设置、诊疗规范、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分享了隔离病房的工作经验,旨在为其他医院有效阻止疫情在医院机构内的传播、遏制疾病的蔓延扩散提供借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强,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目前该疾病的防控形势严峻,诊治难度大。为了更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阻止其在医院内传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感染性疾病中心传染科设置了隔离病房,制定了隔离病房的工作规范。该文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隔离病房的具体设置、诊疗规范、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分享了隔离病房的工作经验,旨在为其他医院有效阻止疫情在医院机构内的传播、遏制疾病的蔓延扩散提供借鉴。
目的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2月5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20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及治疗转归。结果 20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4~84岁,平均(57.4±16.5)岁;13例(65.0%)患者有1种或多种并存疾病,包括高血压(9例)、糖尿病(6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等。11例患者(55.0%)有武汉居住或旅行史,4例患者(20.0%)有湖北省非武汉地区居住史,3例患者(15.0%)有确诊患者接触史,2例患者无上述流行病学史但均有非疫区旅游史。患者以发热(100.0%)、咳嗽(100.0%)、气促(75.0%)及乏力(65.0)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第3~10天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明显升高,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自然杀伤细胞(CD56+)计数明显下降。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双肺感染病灶广泛,进展迅速。16例(80.0%)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其中6例(30.0%)经鼻高流量吸氧病情无改善后转为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3例(15.0%)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5.0%)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截至2020年4月8日,死亡3例,余17例均已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为21.4 d。3例死亡患者均为老年并合并心脏病、肺病等基础疾病。结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部分患者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有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