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期与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与职业获益感的现状,并探讨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的差异。方法 2020年2月选取四川省3所血液透析中心的119名血液透析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20年2月COVID-19疫情暴发期与2020年4月COVID-19疫情缓解期采用压力负荷量表与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09份。疫情暴发期和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得分分别为(3.00±1.26)、(2.17±1.16)分,其中事件负荷维度得分...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科病房管理体系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期为普通病房制定疫情防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妇科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采取的各项应急管理体系为例,如科室管理、患者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消毒及医疗废物处理管理、重点人群心理干预管理等方面进行多方面剖析。结果:截至2020年4月5日,妇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一例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病房运行良好,确保了临床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结论:制度执行、人员培训、物资管理、心理干预构建的病房管理体系能有效应对突发疫情,保障病房安全。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19,COVID-19)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播疾病,它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的致病因子同属β冠状病毒,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现有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来白中华菊头蝠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最为相似,核苷酸同源性达到85%以上[1]。COVID-19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肌痛和腹泻等[2],重型患者易出现急性呼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重症患者中大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对更差。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 AIR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是COVID-19感染的潜在高危人群。此外,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AIRD患者的就医也受到明显限制。因此,COVID-19疫情期间AIRD患者的慢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慢病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慢病管理经验为基础,结合健康促进理论,对AIRD患者的照护进行概述,为COVID-19疫情期间AIRD患者的慢病管理提供参考,以期望改善A...
目的为尘肺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学问题提出的思考及建议。方法目前尚无尘肺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报道,本文基于尘肺医学理论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报道对尘肺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尘肺患者因肺间质纤维化、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其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均表现出不典型性,尘肺患者疫情期间的用药、就医、生活等方面应作出相应调整。结论尘肺患者在坚持基础病治疗的同时,需与医护人员一起努力,注重防护,避免感染。
目的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外科病房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外科病房防控的关键风险问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临床及管理经验对疫情期间外科病房风险防控体系及管理模式进行构建。结果 2020年1月27日—2月29日,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零"发生。调度人力院外支援2人,院内支援10人,志愿者5人次,各项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有序开展。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通过科学评估,精准施策,初步取得成效,为普通外科及肝移植病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骨科急诊手术感染防控策略,从手术流程改造、术中感染防控措施、术后处置等方面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系统回顾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救治的中国探索,从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卫生防病、资源调度等方面总结中国实践举措,为全球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救治提供参考。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对肺外科诊治流程及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四川省医学促进会组织胸外科专家,总结各大医院和专家们的经验,制订了COVID-19疫情期间肺外科分区分类诊治流程及管理指导性建议,供胸外科同行参考实施。
新冠肺炎疫情带热了以线上消费、线上娱乐为主体的居家经济产业链,促进了相关的业态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让人们重新发现家庭空间的生活价值与生产价值。但同时,居家经济在发展中还面临政策、管理、技术、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在推进居家经济常态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监督、管理、引导职能,助力居家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