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公报 (1902-1949)
全文
完整收录1902年-1949年间《大公报》天津、上海、桂林、汉口、重庆、香港及大公晚报等不同版本的《大公报》所刊登的全部新闻、文章及广告等200万篇以上,高清全版版面20万幅
3. 大清历朝实录数据库 (用户名: scdx 密码: 8f3fa9a8)
全文
全文数字化《大清历朝实录》,作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文献数据库》项目的首批产品,是档案文献工作者和中国古籍数字化科技工作者的共创成果,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的刊布进入了信息化的新阶段。
敦煌文献库是专门收录敦煌汉文文献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是权威、公益、开放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服务平台,免费提供社科类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源的阅读、下载,为机构开展学术研究、智库服务、政策咨询、教育工作、刊物出版等相关工作提供文献保障和数据支撑
收录民国时期(1911-1949)出版的两万余种期刊,内容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
专注于人文社科,涵盖了人文社科的各个方面,哲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法律学、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教育学、文学与艺术、历史学、文化信息传播学以及其他。其精选公开发行报刊上的重要论文,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多类型
《申报》创办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 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历经了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1949年5月27日(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时停刊,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存续时间最长和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日报,被称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国民党党政军人员、学生以及文教界人士等约120万人到台湾并定居下来。赴台人员为了联络乡谊、互相济助,成立了300余个同乡会组织。同乡会组织多附有文献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刊物,借刊物发行达到维系同乡感情、保存故乡文献、抒发思念故土感情、宣传会务等目的
全文
《中国地方志数据库》是一个中国新旧方志文献资源综合数据库。已收集旧方志10万多卷、新方志4.7万册。
收录了从1833年至1911年间出版的三百余种期刊,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是研究晚清历史的专业人士必备的数据库检索工具。
全文
中国丛书库是专门性大型古籍数据库,主要收录历代编撰的丛书。丛书乃按一定的原则和体例汇集多种典籍而成。最早的丛书始见于宋,自宋末以迄民初,历代编纂的丛书,包括综合类丛书、专门类丛书、地域类丛书、辑佚类丛书、家族类丛书、独撰类丛书等,多达3,000余部;所收各类典籍,林林总总,不下6万种。岂但蔚为大观,实在足资宝用
专门性大型古籍数据库,主要收录历代地方志类著作,目前共收录汉魏至民国历代地方志类著作4000种
全文
全面收录历代出土秦汉以前钟鼎文献和历代出土,遗存清代以前石刻文献
收录自先秦至民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20世纪初)历代典籍1万种,每种均制成数码全文,并附所据版本及其它重要版本之原版影像,另附1—2个珍贵版本的原版影像。总计收书1万种、17万卷,版本12,500个,全文17亿字,影像1200万页,数据总量约330G。
中国类书库是专门收录历代类书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策划、总编纂。
17.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数据库 (用户名:scdx,密码:8f3fa9a8)
全文
全书从秦砖汉瓦到碑文墓志,上下两千年,内容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学、科技、民俗、教育、地理等各个方面,堪称大型中国古代史料文献汇编
全文
“民国图书数据库”是“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的子库。本数据库的文献来源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为主,以其他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的馆藏为补充,得到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的指导,全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普查成果。该库目前允许访问并发数为20个。
全文
专门性大型古籍数据库,谱牒类著作,包括家谱、仕谱、日谱,共收录宋元明清历代家谱7,000余种,年谱1,200余种,仕谱300余种,日谱500余种,合计1万种。每种皆据善本,总计全文超过10亿字,影像超过1千万页,数据总量约350G
全文
是专门收录历代谱牒类典籍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分为家谱编、年谱编、仕谱编、日谱编,所记或为一姓一家之浮沉荣辱,或为一府一衙之仕宦迁黜,或为一人一生之成败进退,或为一日一时之行事心得,无不折射出国家民族之盛衰与社会历史之变迁,而其真确翔实更有过于他书,极具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