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理立: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
出版年:2010
摘要:立秋已多日,暑热依旧。8月20日下午,在原文化部副部长仲秋元与何理立夫妇的会客厅,墙上是白发夫妻执手微笑的巨幅合影,88岁的何理立老人坐在家中宽大的黑皮沙发上回忆江姐,往事恍如昨日。她身形瘦削,虽然患有青光眼,可当她专注地讲起少女时和江姐一同上学时的趣事,眼神依然清澈明亮。江姐如果活着,该90岁了,她说,六十多年前,她们是最好的朋友,情同姐妹。 通过《红岩》和《烈火中永生》的描述,江姐是有着钢铁意志般的女英雄,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神圣偶像。她是为理想献身的知识女性,牺牲时年仅29岁。并且是烈士的夫人,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那么,江姐的钢铁意志是怎样炼成的?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何理立老人的讲述更多地还原了江姐真实生活的一面。何理立说:“我只是一个平常的人。多写写江姐吧。”据悉,根据她和江姐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故事片《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正在筹拍中,影片将着力展示一代普通女性如何成为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者的心路历程。 1 要做有本事独立的人 何理立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子很少读书,但她长期经商的父亲自有主张,认为女孩子一定要读书才不会受人欺负。于是她被送到当时比较有名的孤儿院小学读书。这个孤儿院小学处于重庆很好的位置,沿着江边靠着当地望族的私家花园。学校除了收留孤儿之外,也收取自费生。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江竹筠:何理立说,那时候大家都是“江竹、江竹”地叫她。她俩都是自费生,每天晨操,她们沿着江堤,在校园里散步。校园很大,晨操这半个小时大家都很开心。江竹性格比较严肃,不苟言笑,而她比较活泼调皮,常常爬到树上拿石子丢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江竹总是劝阻她。 她和江竹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一直保持在班里的前几名。江竹很聪明但不表现出来,总是学习得很刻苦,每门功课都很优秀。那时候小学里的教育很开放,甚至还有西方哲学的内容。读了一年,学校调整了升学制度:每读一册考一次试,成绩好的可以升级,成绩差的要降级。她和江竹都连升了三级。 江竹比班里同学大两岁,因为小时候做过童工。江竹的爸爸要娶小老婆,江竹的妈妈读过一些书,性格格外独立,一气之下带着一双儿女来到重庆投奔自己的哥哥李义林。李义林开了家医院,江竹一家三口住在他家,还给江妈妈找了工作,在织袜厂做女工,江竹便跟着母亲当起了童工。 江竹手脚利索,拿童工的一半工钱却能做许多活,让厂里比较看重。后来江竹生了病,江妈妈想让她回家带弟弟,自己一个人做工,厂里就不干了。江妈妈就离开了织袜厂,以给李义林当保姆的代价,换取了江竹去孤儿院读书的机会。 江竹性格成熟稳重,大家开始称呼江竹为“江姐”。何理立认为江姐主要是受她妈妈性格的影响,想要做一个有本事的独立的人。 2 启蒙老师引领革命之路 何理立说,假如上学时没有遇见丁兆夫老师,也许她们将会走另一条路,将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丁兆夫那时是他们的级任老师,深得大家的喜爱。他对大家很好,担心他们住校不习惯,就给每一个年纪小的孩子指定了一个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帮助他们洗衣服,照顾他们生活。 丁老师总是说,女孩子不能哭鼻子,哭鼻子最没出息了,读好书才能长本事。丁老师毕业于川东师范学校,也就比大家大了十多岁,就像大哥哥。她和江姐经常到他那里帮他洗衣服,翻他的书,像创造社、七月社的作品《匪徒的呐喊》,鲁迅的作品《呐喊》等等。后来自己也开始写东西,她和江姐开始有了各种浪漫的梦想,比如说当作家、诗人等等。 一天,上课很久了丁老师还没有出现。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从来不会这样。后来她和江姐去宿舍找,也没找见。后来才知道夜里丁老师被国民党别动队抓走了,别动队说丁老师是共产党,所以要把他抓走。两人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十分悲痛,心里想:如果像丁老师这样的人是共产党,那共产党一定是好人。后来一直都找不到丁老师,但她们心里一直都十分想念。丁老师是她们的启蒙老师,小学期间是思想转变最重要的时刻,从此决定了她们将来的道路。何理立说:老师最爱护我们最保护我们,在他的教育下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们确信共产党是好人,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要找到共产党。 3奉命“假结婚” 1939年7月,16岁的何理立加入共产党。这年夏天,她在铜梁接到了江姐的一封信,问她记得不记得丁老师,她一看信就知道江姐入了党。但是,她想和江姐开个玩笑,便写了一封信说功课很忙,没有时间想起他的事情。江姐生气了写信说“分别才半年,你的性格都变了,你是不是忘了丁老师?”她一看,知道江姐责备她对这个问题太不严肃了,赶紧回信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江姐这才放了心,知道她也人了党。为了严守保密纪律,她们从来不问对方这些事情,但是心照不宣。 皖南事变之后,何理立和江姐在中华职业学校里发传单搞学生活动。因为一次意外,何理立到了成都,几经周折后,回到重庆到国民党政治部合作社应聘,她和江姐叉成了同事。合作社的人要求她们加入国民党。何理立谎称有一个很严厉的父亲,”父亲说君子不党,我们不能入国民党”,然后两人就在半夜偷偷离开了那个地方。 后来,江姐听从组织安排去跟彭咏梧做假夫妻,何理立就在仲秋元的介绍下来到建国书店做会计。组织上把江竹筠和何理立称“大妹”、“二妹”。何理立听说两人要结婚,心想江姐“怎么能瞒着我就结婚了呢?”于是坚持要看看老彭是什么样的人。老彭请她们去看电影,但电影还没看上,老彭就走了,何理立很生气。江姐就告诉她,老彭在电影院里看到了谭竹安,就是他原配夫人的弟弟,他的小舅子。 谭竹安住到了老彭家,江姐就搬了出来。经过仲秋元介绍,到建国书店做了几个月会计,老板让她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解放后,建国书店的老板因为这件事得救了,他虽然不知道江姐是党员,但客观上帮助了革命。 4买书遇险,避险考上大学 地下工作的危险无处不在,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惊心。1944年的春节,何理立在群英出版社工作。新华日报门市部出售一批外文版书籍,江姐的英文很好,她们就一块去买书。江姐特别小心,没有进去。何理立就进去买了一本英文版的“虹”,出来交给江姐,这时候已经有特务盯上她们了。 那天是正月初三,街上来往人很多,何理立碰上一批朋友,就混在她们中间。特务一见人多,就丢掉何去追江姐。何理立一看,很紧张,怕特务跟上江姐追到家里去,马上又把朋友甩掉去追江姐。当她超过特务追上了江姐,告诉她说有人盯梢。江姐很生气地说:“你怎么又来了?我已经知道,我怎么能够不知道呢?”叫她赶快回去,并说自己去胡世英家里。 何理立回到办公室,正好有些朋友在等她,其中有人穿军装,何就想借他们的军装去麻痹一下特务。便把他们拉了出去,走到胡世英的门口,看见特务正在抄门牌的号码。特务一见来了那么多人,还有穿军装的,就马上离开了。何理立又把朋友们甩掉跑进去告诉江姐特务抄了门牌,还嘱咐江姐搭车走。江姐叫她不要走原路回去。结果何理立在路上又碰上了那个特务,用了很多办法才甩掉特务跑进四川银行,找到朋友老庞。老庞见他脸色惨白,知道有事,马上把她带到男职工的宿舍,叫她睡下,谁来也不要理。 下午三点多,听见门外边喊大检查,何理立也不敢动。四点以后老庞才把她送出来,她不敢直接回家,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十一点江姐派人来通知她马上走。何理立当夜只好去住旅馆,第二天一清早组织上把旅费送来,她就离开重庆到了成都。 江姐因为这件事,也在重庆呆不下去了,来到成都。江姐没有找到工作,两个人加上何理立的母亲都靠何理立微薄的薪金生活,几乎天天只能吃一碗面。何理立情绪不高的时候,江姐便扮洋娃娃,逗她笑一笑。 老庞建议江姐去考川大试试。江姐就给老彭写信,老彭回信说能去当然很好,当时距离考期很近,只有两个月。江姐又很久没有学功课,准备起来很吃力。于是江姐就开始卖力复习。何理立去看她,听她说打算要考农业经济专业,她说咱们以后总要有人来关心农业。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果然考上了,住到了川大。 5那个除夕夜很凄凉 何理立与江姐离开重庆后,彭咏梧和江姐的家人接触多了起来。因为彭咏梧对外身份是中央信托局的中级职员,江姐的舅舅李义林很欣赏他。江妈妈的丧事也是彭咏梧操办的。 后来组织上同意江姐和彭咏梧结婚,江姐和何理立1945年7月一起坐车回重庆。江姐和彭咏梧没有举行婚礼,假期结束后,江姐又回到成都读书。而何理立被调回重庆,和仲秋元结了婚。
期刊名:晚报精华
期号:第11期
数据来源: 地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