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类型学系列研究之一江姐艺术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玥
关键词:电视剧; 江姐; 人物形象; 艺术创作; 理论批评; 精神启示
出版社:山西大学
学位:硕士
导师:姚宝瑄
摘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学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江姐在中国大地上以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情怀被传颂至今,成为深入人心的典型形象,江姐也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完成了由原型真人——小说形象——舞台形象——银幕形象——电视剧形象的传承和流变过程,而这座流变过程的富矿至今未被深挖细采。
论文将传颂半个多世纪的江姐故事联系起来,以江姐的艺术形象为核心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分别对承载江姐艺术形象的典型艺术作品进行细读并且做出集中、系统地梳理和比较。江姐艺术形象是时代的产物,因此论文不仅要在时间的横截面上比较,还会在时代的纵深里比较,以分析江姐形象中鲜明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类型特征。
第一章主要分析前期红色经典时期的江姐艺术形象。论文结合不同艺术种类不同的形式特征,逐一分析了作为群像之一的小说江姐,她平静温和;作为两个主角之一的电影江姐,她端庄镇静;作为第一主角的歌剧江姐,她温婉优雅。在此基础之上,论文总结了红色经典中江姐的类型特征、改编以及对后世江姐形象创作产生的深远而具体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分析当代电视剧中的江姐艺术形象。1999版江姐靠近经典,艺术创新成分少;2010版江姐靠近江姐原型情感,2011版江姐靠近江姐原型性格,这二者都走了一条远离经典的红色传奇之路。电视剧中的江姐,无论是类型特征、特殊的观赏心理还是不稳定的独特性,都鲜明体现了当代性。在共时性分析完结之后,论文在这章第四小节分析了江姐形象的历时性类型特征。
第三章着重总结江姐艺术形象发展的得失与启示。论文首先分析了时代语境中江姐作为“意志英雄”和“能力英雄”的得失。接着,论文从三个方向收网:江姐形象正是在不断适应艺术形式变化的过程中得到创新发展的;成功的改编除了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别无他途;以江姐为代表的类型人物往往存在于一个纵横交织的互文网络之中,类型形象得益于互文性相似性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互文性所隐含的差异性。最后,分析电视剧《江姐》对当下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启示:创作应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场域中寻求相对的平衡和制衡,关注生命,关注责任。
结语部分,通观研究过程和比较成果,论文总结了研究江姐艺术形象对艺术创作、理论批评以及精神启示三个层面的积极意义:创作者应该带着人文关怀把握艺术的距离之美;批评者应该有利、有据、有节;艺术作品应当体现人性永恒的精神价值与情怀,与挖掘负面相比,表现高尚情感才是王道。
日期:2012-1-1
语种:chi
译题:Jiang Jie Art Image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